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京报·京报副刊
释义
京报·京报副刊

现代报纸副刊。北京《京报》副刊。日刊。1924年12月5日创刊。1926年4月24日出至第477号后因《京报》被奉系军阀查封而终刊。共出477期。孙伏园主编。

《京报副刊》是综合性的刊物,内容包括文学、哲学、政治、历史、经济、法律以及自然科学等各个领域。关于刊物宗旨,编者表示将以个人的看法为准,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创刊号记者《理想中的日报附张》)。因此撰稿者的范围非常广泛,有吴稚晖、汪精卫、王世杰、马寅初、胡适、张竞生、彭基相等宣扬各种学术思潮的重要人物。刊物也发表了不少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苏俄革命情况的文章,如曲秋(陈毅)的《纪念列宁》、高一涵的《马克斯的唯物史观》、贺凯的《苏联革命纪念中的列宁》等。刊物注重发表正视现实的时事述评。在1925年北京女师大学生运动和1926年北京“三一八”惨案期间,刊物发表了大量文章,抨击军阀政府的血腥暴行,对学生运动表示同情和支持,1925年上海爆发“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刊物辟出大量篇幅,连续刊出几十期特刊,对帝国主义的强权政治表示强烈谴责。鲁迅为《京报副刊》撰写了一系列重要杂文,其中有《未有天才之前》、《忽然想到》(一至九)、《如此“讨赤”》、《大衍发微》等。刊物发表的文艺作品大都体现了编者所强调的“文艺与人生是无论如何不能脱离的”(《理想中的日报附张》)原则。作品多以小知识分子的生活为题材,描写“五四”落潮以后一部分青年的精神苦闷。也有一些作品富于讽刺色彩,不同程度地揭示了社会矛盾。有些作品反映了农民的苦难生活,具有比较鲜明的反抗精神。小说有寿昌的《劫难》、焦菊隐的《会见》、崇轩(胡也频)的《苍茫的雨夜》,散文有李霁野的《死婴》、高长虹的《土仪》、于成泽的《乡游琐记》,诗歌有闻一多的《大暑》、刘半农的《拟“拟曲”》、朱湘的《苦雨》,剧本有余上沅的《白鸽》、向培良的《不忠实的爱情》、徐丹歌的《博士》等。刊物还就当时一些有影响的作品,如杨振声的《玉君》、洪深的《少奶奶的扇子》、丁西林的《一只马蜂》以及陶元庆、林风眠的美术作品等,发表了一系列具有不同看法的评论,进行学术争鸣。刊物刊出的外国文学作品主要有格林、王尔德的童话,白朗宁、波特莱尔的诗歌,契诃夫、法朗士的小说和果戈理、夏芝的剧本等。刊物的主要撰稿人还有:徐志摩、俞平伯、王森然、顾颉刚、周作人等。《京报副刊》是“五四”时期有重大影响的报纸副刊,它与《学灯》(上海《时事新报》副刊)、《觉悟》(上海《民国日报》副刊)、《晨报副镌》(北京《晨报》副刊)并称为“四大副刊”。

张伟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898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0:2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