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沈用济
释义
沈用济

清代诗人。字方舟。钱塘(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详,主要生活在康熙、雍正年间,乾隆初年犹在世。监生,家贫,无子嗣,一生未仕,终老于幕府。平生游踪颇广,曾南游广东,西出关中,北抵边塞。其母柴氏善诗,他得母亲指点,少年即工吟咏,曾与其弟合刻诗集名《荆花集》,丁澎为之作序。游广东时,与屈大均、梁佩兰定交,切磋诗学,诗艺大进。其诗多为纪行题赠咏史之作,工近体,袁枚称他“诗宗老杜”,“音节沉雄,得明七子梗概,而新颖过之,足迹所到,足以助其豪宕之气”(《随园诗话》)。其诗中颇多佳句,如《大同道中》:“云形随列嶂,山响应雕弓”,《太行山》:“千盘拔河内,一折走辽东”,《从彭蠡转九江泊小孤山下》:“高帆转湖口,片石奠江心”,《海幢寺观大水西下》:“中间一束高腰峡,直放惊涛出海门”,《天启德陵》:“内竖一朝祠宇遍,爱书三案士林空”,均为人所称道。其绝句清丽婉约,如《津门九日》:“何处登高把一樽,晚来潮落见津门。不知柏叶兼枫叶,红到江南第几村?”又《横波》:“苔阶立久落花多,不遣春愁上翠娥。二十五年犹待我,依然无赖是横波。”生平著诗数千篇,原稿多散佚。著有《荆花集》。

丁夏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156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4:3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