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于公异
释义
于公异

唐代文章家。苏州吴(江苏苏州)人。生卒年不详,活动于唐德宗在位时期。建中二年(781)登进士第。建中末年,为李晟招讨府掌书记。兴元元年(784),李晟平定朱泚之乱,于公异为李晟作露布,献上德宗,其中有句:“臣既肃清宫禁,祗奉寝园,钟不移,庙貌如故。”唐德宗览之,竟至泣下不能自制,左右也为之呜咽。于公异曾官朝散大人,殿中侍御史。其初应进士时,与举人陆贽不和,至陆贽为翰林学士,闻德宗称赞于公异,尤为不悦。世人传言于公异少时不为后母所容,自游宦成名,不归乡里。贞元年间陆贽为相,乃奏其不孝,遂被诏赐《孝经》,罢归乡里,从此名位不振、郁郁不欢而卒。所作多为奏议表状。《全唐文》卷513存其文15篇。

苏华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90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2:2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