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于伶
释义
于伶1907—

现、当代剧作家。原名任禹成,又名任向之,笔名尤兢,于人、叶富根等。江苏宜兴人。 少年时代即热爱戏剧。 1931年在北平大学读书时,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北平分盟和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北平分盟,组织苞莉芭剧团,开始从事戏剧创作。翌年出版独幕剧《瓦刀》。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与宋之的等出版《戏剧新闻》。1933年1月到上海,担任“剧联”和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的负责工作。写有大量剧本和影评。抗日战争爆发后,数日内,即同章泯、夏衍等集体创作了第一部抗战话剧《保卫芦沟桥》,演出盛况空前,影响很大,揭开了抗战戏剧的序幕。他还任上海戏剧界救亡协会秘书长兼组织部长,组织了13个救亡演剧队分赴各地演出,自任十二队队长。1937年底,当选为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理事。上海沦陷后,奉命留沪坚持开展剧运,发表了国防题材的《蹄下》、《回声》、《汉奸的子孙》等20多个独幕剧和《夜光杯》等多幕剧。1941年皖南事变后到香港,参与发起组织旅港剧人协会,继续从事进步电影工作。抗战后期到桂林转重庆,与夏衍、金山等组织中国艺术剧社,坚持进步戏剧活动。此时的作品主要是多幕剧,有他的代表作《夜上海》及《女子公寓》、《花溅泪》、《女儿国》、《大明英烈传》、《长夜行》、《杏花春雨江南》、《戏剧春秋》(与宋之的等合编)等。其剧作多以现实生活为题材,表现抗战的主题,格调朴素清新,形式富于变化。解放战争期间,在中共上海工委的文委工作,与田汉等合编三幕剧《清流万里》。解放以后,担任上海市文化、电影部门领导工作,曾当选全国文联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作协上海分会副主席、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主席。于伶以迅速、多产创作“国防戏剧”著称,从1932年至1945年,共创作、改写、翻译了40多个独幕剧、多幕剧和电影剧本。解放后写的有戏剧《七月流火》、电影《聂耳》(与孟波、郑君里合写)等。1958年出版了《于伶剧作选集》。

王钟友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92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2: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