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心理学派 |
释义 | 心理学派 民间文艺学流派。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以阐释神话和民俗者首推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他将古希腊神话中俄狄浦斯弑父娶母的故事归结为俄狄浦斯情结,认为这只是婴儿情欲的一种象征性表现而已。弗洛伊德还运用精神分析理论对图腾制度和乱伦禁忌进行了解释。瑞士心理学家荣格修正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并将其广泛应用于人类精神现象和神话的研究。荣格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新概念,它是指一种由遗传的神经模式构成的种族本能,其内容就是原型(archetype)。荣格认为它大致相当于列维一布留尔的所谓“集体表象”,也即是神话的母题,神话即是这种集体无意识或原型的符号化形象。荣格认为原始人的无意识心理中有一种不可抑制的愿望,要把外界的感觉经验同化于内在的心理事件,所以原始人对外界世界进行观察的同时会伴随心理的活动,并且这种经验会投射到人类的意识中。因此所有被神话化了的自然过程,分析到最后,都是一种精神的、内心的、无意识的、戏剧化的象征性表现。除弗洛伊德和荣格外,用心理分析理论研究神话的还有奥托·兰克、卡尔·亚伯拉罕等。 郭振华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189-1190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