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甲午海战 |
释义 | 甲午海战 当代话剧剧本。8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部文工团话剧团根据电影剧本《甲午风云》改编,朱祖贻、李恍执笔。中国戏剧出版社1961年出版。附有剧照4幅。这部历史话剧取材于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海战,着力表现北洋水师的爱国官兵以及民众反对妥协投降,英勇抗击日军侵略的斗争。1894年,日本兵船不断炮轰中国渔船并准备偷袭北洋水师的运兵船队。面对日军的挑衅和阴谋,清庭北洋大臣李鸿章和北洋水师总兵刘步蟾等却竭力要避战保船。以“致远”号兵船管带邓世昌为主的爱国官兵力主出动大队护送运兵船,认为容忍日寇必将铸成大错。但李鸿章急电坚持只需贵远、广乙两艘兵船护送,还自以为日本不敢向中国挑衅。结果在朝鲜半岛附近,日军出动“吉野”号等大批舰只,击沉了运送陆军官兵的高升号和护卫的兵船广乙号。贵远号管带方仁启贪生怕死,临阵脱逃,扯起了白旗。在船上众多官兵的反对和英勇抗击下,击伤了日舰吉野号。方仁启执意逃回,不去营救落水的陆军士兵,上岸后还无耻地大肆庆贺,谎报军情,激起了众怒。邓世昌亲往李鸿章府上请求出战,差点被革职。清庭的腐败没有动摇水手们和百姓的抗敌意志,他们向邓世昌请战并揭发了方仁启的行径。在李鸿章视察北洋军师之际,邓世昌和致远号的军官将日本特务的阴谋和方仁启等人的罪行面呈李鸿章,李不仅为之开脱,还要对邓世昌拔翎夺顶。此时传来让北洋水师再次护送运兵船并痛击日舰的圣旨。出发前李鸿章仍暗嘱要“避战保船”。黄海激战中,方仁启临阵通敌,美国炮弹里尽是沙土,总兵刘步蟾擅改队形陷入日舰重围。危境之中邓世昌毅然升起帅旗,率舰进攻日舰,重创吉野号,在弹药用尽的最后关头冲向敌舰,准备同归于尽。 张余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533-1534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