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太平年 |
释义 | 太平年 现代独幕话剧。 于伶著。又名《腊月廿四》。初收入1936年6月上海戏剧出版社版《打回老家去》(张庚编》,署名尤兢。剧本描写30年代初年江南某乡镇的,一片破产动乱景象。剧情在镇上的一家当铺中展开。临近年关之时,被债主逼债的穷苦乡民,顾不上寒冬腊月,纷纷来当仅有的棉衣棉被,贪官和奸商却乘机敲诈勒索;城里钱庄倒闭、当铺关张的消息不断传来,镇上的保卫团看守着外省逃荒来的大批灾民难民;区长家的佣人偷了主人的钱财潜逃上海,无辜的乡民却被诬陷为窃贼;保卫团团丁的月饷被贪污拖欠,忍无可忍,终于发动了兵变。正如剧中人物所说:“丰收的江南,却比过去哪一年都穷了!”幻想过太平年的人们面前呈现的是一片不太平的景象。剧本构思精巧,将种种复杂的矛盾集中在有限的场面之中、写的是一家小当铺一天之中发生的事情,反映的却是30年代江南农村普遍“丰收成灾”的情景和整个国家经济破败、社会动荡的现实。 陈寿立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752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