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王通
释义
王通584—618

隋代作家,学者。字仲淹。绛州龙门(山西河津)人,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祖父。任蜀郡司户书佐,弃官归,以讲学著书为业。仁寿三年(603),他曾西至长安向隋文帝上太平策,不纳,作《东征歌》而归。新、旧《唐书·王质传》称王通为“隋末大儒号文中子”。 王通曾仿《春秋》作《元经》,已佚。又依《家语》、《法言》例作《中说》。在《中说》中,王通对南朝文学作了整体上的批评,说:“古之文也约以达,今之文也繁以塞。”对南朝的作家,也一一作了批评和否定,如说“谢灵运小人哉,其文傲”;“沈休文小人哉,其文冶”等等,较为肯定的仅颜延之、王俭、任昉3人而已。他同时提出了载道明理的文学主张,说:“学者,博诵云乎哉!必有贯乎道。文者,苟作云乎哉!必也济乎理这一复古主张在中唐很有影响,韩愈“学所以为道,文所以为理”(《送陈秀才彤序》)2语即本乎此。

吴先宁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68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4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