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虚己 |
释义 | 李虚己 (生卒年不详)字公受,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太平兴国二年进士及第,为沈丘县尉,知城固县。改大理评事,累迁殿中丞,提举淮南茶场。召知荣州,未行,改知遂州。再迁尚书屯田员外郎。通判洪州,提点荆湖南路刑狱,移淮南转运副使。累迁兵部郎中,为龙图阁待制,判大理寺。求补外,真宗称其儒雅循谨,迁右谏议大夫。出知河南府,召权御史中丞。进给事中﹑知洪州,徙池州。分司南京卒。虚己喜为诗,与曾致尧﹑晏殊等相互唱和。致尧谓之曰:“子之词诗虽工,而音韵犹哑。”虚己未悟,后得沈休文所谓“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之说,遂精于格律。《建茶呈使君学士》诗有“试将梁苑雪,煎动建溪云”之句,方回以为绰有西崑诗派风味,纪昀则谓“清妥而太浅薄”(《瀛奎律髓汇评》卷一八)。《次韵和汝南秀才游净土见寄》诗有“苔破闲阶幽鸟立,草芳深院老僧眠”句,方回极为称赏(同上卷四二)。著有《雅正集》十卷,今已佚。《全宋诗》卷七三录其诗八首。《全宋文》卷二六七收其文四篇。事迹见《宋史》卷三○○本传。(李伟)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