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蓘 |
释义 | 李蓘 (1531-1608)字子田,号少庄,又号黄谷山人。河南南阳府内乡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除检讨。以失意当途,谪阳城邑丞,改大名邑丞,再改池州。入为南礼部郎中,隆庆四年(1570年)出为贵州提学副使,旋罢官归里。买园林,建藏书楼,徜徉于山水,沉溺于歌诗。万历三十六年(1608)卒,年七十八。藏书宏富,号宛襄商陕第一,家居二十余年,读书不辍,博学精识。曾编宋元诗为《宋艺圃集》二十二卷﹑《元艺圃集》四卷,为《四库全书》所收。清王士禛《香祖笔记》云:“李子田撰《宋艺圃集》二十二卷,时在隆庆初元,海内尊尚李﹑王之派,讳言宋诗,而子田独阐幽抉异,撰为此书,其学识有过人者。”《四库全书总目》著录其《黄谷琐谈》四卷﹑《李子田文集》四卷,“提要”云:“文章沿历城(李梦阳)﹑太仓(王世贞)之派,未能自辟门庭。其持论务合儒﹑释为一,遂并孟子而非之。”《黄谷琐谈》四卷有1929年陶然斋刊本。《李子田诗集》四卷《一悦园稿》一卷,有万历李云鹄刊本,内《诗集》四卷收诗五百四十首,《一悦园稿》收诗八十七首。其父李宗木﹑弟李荫及子侄辈多能诗。万历三十五年家刻《六李集》有其《李太史诗集》六卷,收其古近体诗二百二十八首。1923年南阳张嘉谋刊《李子田诗集》二卷,辑其古今体诗三百九十四首。俞宪《盛明百家诗》录其诗二十余首为《李内翰集》。李腾鹏《皇明诗统》卷三六录其诗十三首。清钱谦益《列朝诗集》丁集录其诗四十四首,“小传”谓其“持论多訾毁道学,讥评气节,而诋諆新建(王守仁)太过,言多失实,论笃者弗与也”。清王夫之《明诗评选》录其诗二首。清朱彝尊《明诗综》卷四四录其诗六首,“诗话”云:“子田博洽,中州人以拟杨用修(杨慎)。而归田之后,纵情声伎,放诞不羁……此其狂态更甚于用修矣。诗亦少深思,绝句颇强人意。”《四库全书总目》著录《六李集》,“提要”云:“中惟李蓘最知名,其诗源出何景明。故诸李之诗,大抵安雅有法度,而颇乏深警之思,则才分之不逮也。”清末陈田《明诗纪事》己签卷七录其诗十二首。生平见李若讷《李公神道碑》(《五品稿》卷二)﹑《(康熙)内乡县志》卷七。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