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泌 |
释义 | 李泌 (722——789)字长源,其先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人,六代祖迁居京兆(今陕西西安),遂为京兆人。七岁能属文,为张九龄所奖爱。操尚不羁,以王佐自负,耻随常格仕进。常游嵩﹑华﹑终南间。天宝中,诣阙上书,召待诏翰林,供奉东宫,太子遇之甚厚。尝为《感遇诗》,讽刺时政。杨国忠忌之,诏斥置蕲春郡。乃潜遁名山,以习隐自适。至德元载,赴灵武谒肃宗,陈天下所以成败事,甚称旨,授以官,固辞。入议国事,出陪舆辇,权逾宰相。判元帅广平王行军司马,于军国大事,颇多裨益。二载十二月,宦官李辅国等害其能,泌惧,自请归隐,优诏许之,遂隐衡岳。代宗即位,召为翰林学士,颇承恩遇。大历二年,为宰相元载所恶,出为江西观察判官。十二年元载诛,召还。复为宰相常袞所忌,出为澧州刺史。建中二年,徙杭州刺史。兴元元年,征赴奉天行在,授左散骑常侍。贞元元年,出为陕虢观察使。三年六月,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累封邺县侯,世称李邺侯。五年三月卒,年六十八。泌博涉经史,精究《易象》,善属文,尤工诗。梁肃《丞相邺侯李泌文集序》称其“用比兴之文,行易简之道。赞事盛圣,辨章品物。疏通以尽理,闳丽而合雅。舒卷之道,必形于辞,其伟矣”。《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李泌集》二○卷,今佚。《全唐诗》卷一○九存其诗四首又六句,《全唐诗补编·续拾》卷一八补三句,补题一则;《全唐文》卷三七八存其文二篇,《唐文拾遗》卷二二补一篇。生平见李繁《邺侯家传》,《旧唐书》卷一三○﹑《新唐书》卷一三九本传﹑《唐诗纪事》卷二七。清杨希闵有《李邺侯年谱》。(贾晋华)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