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文炤 |
释义 | 李文炤 (1672—1735)字元朗,一字朗轩,号恒斋,湖南善化人。年十四,补博士弟子员,学士姚以可极赏之。康熙五十二年成举人,两试进士不第,遂绝意仕进。选穀城教谕,不赴。杜门洒扫,以著述为务。主讲岳麓书院,门下人才甚众。文炤幼聪颖,读书过目成诵,器识不凡,有神童之称。康熙二十九年赴乡试,与同县熊超﹑邵阳车无咎论宋代理学,乃知为学之门。遂购宋代诸著名理学家著述,沉潜其中数十年。继取明代诸理学家著述研讨。并与熊超﹑车无咎﹑张鸣珂﹑王元复等相切磋。旁及天文﹑地理﹑子史百家及佛教。能诗古文词,有才干。雍正初,诏湖南湖北分闱乡试,时试院未建,巡抚魏廷珍难之。文炤作《南闱赋》以速其成,并为画创建之策。李芳华为其撰行述云:“其论文以义理为主,而以气脉辅之。故其文浑穆浩瀚,苍劲沉郁。其诗赋冲雅古健,寄托幽渺。”张舜徽《清人文集别录》则云其:“所为文尤拙劣,而村夫子气,充溢篇章之间,一望而知出于闾里书师之手,不足以登大雅之堂。”所著《李氏成书》,凡《周易本义拾遗》六卷附《周易序例》一卷《周易拾遗》一卷﹑《恒斋文集》一二卷﹑《周礼集传》六卷《纲领》一卷﹑《家礼拾遗》五卷附录一卷。又《春秋集传》一○卷﹑《太极解拾遗》一卷﹑《通书解拾遗》一卷《后录》一卷﹑《西铭解拾遗》一卷《后录》一卷﹑《大学讲义》一卷﹑《正蒙集解》九卷﹑《学庸讲义》一卷﹑《岳麓书院学规》一卷﹑《近思录集解》一四卷附《感兴诗解》一卷《训子诗解》一卷。生平事迹见李桓《国朝耆献类征》载周正撰墓志铭﹑李元度撰传﹑李芳华撰行述。(赵杏根)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