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宣倜 |
释义 | 李宣倜 (生卒年不详)字释勘(亦作释堪),号苏堂﹑太疏,别号汰书,晚号蔬畦。福建闽县人。清末至民国间在世。久居北京。幼时从其舅祖沈瑜庆学诗,“于同﹑光诸老,皆及抠衣奉手而接其议论”(陈声聪《苏堂诗拾·序》)。清末留学日本。民国初年官陆军中将﹑行政院参事。工诗词,精音律。诗喜近体,七言律诗独多。喜顾曲游山,结交戏曲界人士。戏曲艺人多向其请益,名旦梅兰芳,尤礼事之。1915年,梅兰芳受戏曲改良思潮影响,演出一种歌舞并重的京剧新剧目,时人称“古装新戏”,剧本即为李宣倜与齐如山等人合作编写。所编剧目有《嫦娥奔月》﹑《天女散花》﹑《千金一笑》﹑《黛玉葬花》等,演出大受欢迎。其诗词作品,“篇什至富,散佚芟枿之余,十不逮三四”(同上),有《苏堂诗拾》传世。陈衍《近代诗抄》选录其诗,谓其七律《九日携家人登香山遂过自青榭》“通体泠然善也。第三联尤佳,第六句尤屡读不厌”(《石遗室诗话》)。生平事迹散见陈声聪《苏堂诗拾·序》﹑陈衍《石遗室诗话》﹑景孤血《由四大徽班时代开始到解放前的京剧编演新戏概况》等。(梁淑安)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