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华 |
释义 | 李华 (715——766)字遐叔,行三。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开元二十三年进士及第。天宝二年登博学宏词科,为科首。释褐南和尉,擢秘书省校书郎。八载,任伊阙尉。十一载,入朝仕监察御史。因执法严正,为奸党所嫉,改任右补阙。安史乱时,护母避走,为叛军所虏,受伪凤阁舍人职。两京既复,贬为杭州司户参军。上元二年,授左补阙,加司封员外郎,因病未赴。广德二年,梁国公李岘领选江南,辟李华入幕府,擢检校吏部员外郎。翌年,因病去官,客隐楚州。大历元年卒。李华为盛唐著名散文家,与萧颖士齐名,世号“萧李”。兄事元德秀﹑友萧颖士﹑刘迅,华为此而撰《三贤论》。与颜真卿﹑独孤及﹑贾至﹑柳芳﹑殷寅﹑邵轸﹑陈兼﹑权皋﹑郗纯等均相友善,共同推动古文创作,为韩﹑柳古文运动之前驱。独孤及称誉其文“大抵以五经为泉源”﹑“文章中兴,公实启之”(《赵郡李公中集序》)。李华《吊古战场文》乃散文名篇,为历代选家所重;《含元殿赋》主文而谲谏,萧颖士赞为“《景福》之上,《灵光》之下”(李肇《唐国史补》);《鲁山令元德秀墓碑》为颜真卿书﹑李阳冰篆额,后人称为“四绝碑”。《新唐书·艺文志》集部著录《李华前集》一○卷,《中集》二○卷。独孤及《赵郡李公中集序》云:“自监察御史以前十卷,号为《前集》,其后二十卷颂﹑赋﹑诗﹑碑﹑表﹑叙﹑论﹑志﹑记﹑赞﹑祭文凡一百四十四篇为《中集》。”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马端临《文献通考》均未著录,可见其集南宋时已佚。后人辑其佚文成《李遐叔文集》四卷。《全唐诗》卷一五三编其诗为一卷,《续拾》卷一五补一首又二句;《全唐文》卷三一四至三二一编其文为八卷,《唐文拾遗》卷一九补一篇。生平事迹见《旧唐书》卷一九○﹑《新唐书》卷二○三本传﹑独孤及《赵郡李公中集序》﹑梁肃《为常州独孤使君祭李员外文》﹑《唐诗纪事》卷二一。(吴企明)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