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朱少屏 |
释义 | 朱少屏 (1881—1942)原名葆康,字少屏,以字行;号屏子,别署朱三﹑平子﹑天一﹑地一等。江苏上海(今上海市)人。少时就读于南洋公学,毕业后留任教职。旋赴日本留学,参加同盟会。光绪三十二年(1906)回国后,与高旭等在上海创设健行公学,延柳亚子﹑陈陶遗等执教,兼为同盟会联络机构。参与酝酿﹑筹建和成立南社,为最早社员之一,或称南社第四位创始人(朱剑芒《我所知道的南社》)。后历任南社会计﹑书记﹑庶务﹑干事等,为该社骨干。宣统元年﹑二年(1909﹑1910),助于右任相继创办《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任《民立报》发行人,于该报首刊《南社启》﹑《南社诗序》等及社友创作,由该报社发行《南社丛刻》。三年,任孙中山委托美国人密勒所办英文《大陆报》董事,并拟与柳亚子于该报社内筹办《铁笔报》,未成,后共创《警报》。1911年,同盟会等于上海起义时,参与攻打江南制造局,组织沪军都督府,任总务科长。旋辞,至南京任总统府秘书。1912年,又与叶楚伧等创办《太平洋报》,任经理,所聘编﹑撰者多南社社员。并任中华全国报馆俱进会会长﹑寰球中国学生会总干事。1920年以《申报》驻欧记者身份出游欧﹑美,历四年。归国后任中华全国道路建设协会董事,《中国评论周报》社总经理等。1932年任上海通志馆副馆长(馆长柳亚子)。1940年,受命任中国驻菲律宾副领事。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被日军杀害于马尼拉,葬华人公墓。其辛亥革命前后所撰评论﹑报导﹑诗词,鼓吹反帝﹑反清,发抒感慨,酣畅激越。柳亚子曾盛称其于《太平洋报》时期与诸同志所作神气“飞扬”,如“怒潮澎湃”(《磨剑室诗集·萧艾集·杭州杂诗五十八首》)。诗文无专集。生平事迹参见柳无忌《纪念父执朱少屏》(《柳无忌散文选》),郑逸梅《南社丛谈》。(王飚)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