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朱元璋
释义 朱元璋

(1328-1398)明太祖。幼名朱重八,入元末农民军后改名元璋,字国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生于元天历元年(1328)九月十八。至正四年(1344),逢大饥疫,父兄相继去世,因入皇觉寺为僧,后游食各地。值元末群雄并起,十一年投郭子兴军为亲兵,升九夫长,郭招其为婿,十三年升镇抚,屡立战功。郭子兴卒,统其军,小明王韩林儿授其为左副元帅,奉宋龙凤年号,以令军中。率军先后攻占集庆(南京)﹑皖南﹑江西﹑浙东,称吴王,又败张士诚﹑陈友谅,统一江南。戊申(1368)即大明皇帝位,建都金陵,年号洪武。寻派兵远征,克元大都,又陆续平定西北﹑福建﹑两广﹑西南,至洪武二十二年(1389)统一全国。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病卒,年七十一,葬孝陵,庙号太祖,谥高皇帝。朱元璋出身孤苦,少经磨砺,韬略过人,故得乘时得志,成统一大业,然暴戾阴狠,所建专制体制,尤贻害于后世甚也。原初通文墨,后经文臣启导,泛览群书,又自称好诗文,所作多得高明润色,因稍成气候。翰林学士乐韶凤﹑宋濂曾奉勅编其文集,初刻于洪武七年,刘基及宋濂文集所载序文俱云五卷。后有明一代多次刊刻,称《太祖高皇帝御制文集》,存世有明初刊三十卷本,内甲集二卷﹑乙集三卷﹑丙集十五卷(含诗一卷)﹑丁集十卷。又有别本及诗集单行本,卷帙不一。清开四库馆,或馆臣未见三十卷本,故《四库全书》所收之《明太祖文集》系据万历十年(1582)姚士观﹑沈鈇仝编校之二十卷本。清张廷玉《明史·艺文志》著录其《明太祖文集》五十卷《诗集》五卷,盖合三十卷本﹑二十卷本合称之,非实有五十卷本也,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则仅著录《太祖高皇帝御御制文集》三十卷又《御制文集类编》十二卷又《诗集》五卷又《御制书稿》三卷。署其名者另有明洪武内府刊本《皇明祖训》﹑《御制大诰》﹑《御制大诰续编》﹑《御制大诰三编》等。清钱谦益《列朝诗集》乾集录其诗二十八首,“小传”引解缙语,谓其“尤喜为诗歌”。清朱彝尊《明诗综》卷一上录其诗三首。清张豫章《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录其诗三十四首。清末陈田《明诗纪事》甲签卷一上录其诗一首。生平见清张廷玉《明史》卷一《太祖本纪》。

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明代卷》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4 4:3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