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卢胜奎 |
释义 | 卢胜奎 (1822—1890)真名隐去,艺名胜奎,诨名卢台子。江西人(一说安徽人)。卒于光绪十五年腊月(1889年12月或1890年1月)。为落魄文士(一说为安徽举人,因考试落第,沦落京中),颇工文墨。夙有戏癖,尤崇拜程长庚,为其配戏。初为票友,后正式“下海”,加入三庆班。工老生,为“同光十三绝”之一,擅演诸葛亮,人称“活孔明”。善编脚本,为京剧最早的剧作家之一。自其加入三庆班后,凡该班演出之重要剧目,均经其修改﹑整理﹑润饰。新编本戏,均出于其手。所编剧本,以《全本连台三国志》四○本(一说三六本)和《龙门阵》二四本最为著名。三庆班排出最强阵容演出《三国志》,博得盛誉。其中,《舌战群儒》﹑《激权激瑜》﹑《临江会》﹑《群英会》﹑《横槊赋诗》﹑《借东风》﹑《烧战船》﹑《华容道》八本,合称《赤壁鏖兵》,尤称精采。唐湜评曰:“在其宏伟的规模﹑强大的艺术魅力上,在人物创造与艺术构思各方面,与莎士比亚的两个史剧四部曲相比,也决不见得逊色”(《卢胜奎论》)。又云:“他自己几乎没有创造故事,他的故事全是以前的传统戏曲﹑小说里有的,但他却写活了戏中的多少人物!在他的戏里,几乎每个人物都是活生生的,艺术上工整细致极了。”“由于他的加工,以至重新构思﹑创作,这些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戏剧效果。”(同上)其所编剧目,大多作为京剧优秀传统剧目流传至今,但脚本未能完整地流传下来。萧长华藏有《赤壁鏖兵》八部手抄本,“该本又经萧长华先生几经修饰,多次排演,于1957年石印成册”(苏移《京剧二百年概观》)。《龙门阵》原有二十四本,后经杨月楼改为四本演出,原本罕见。据云,京剧舞台上的《取帅印》﹑《风火山》﹑《汾河湾》﹑《三箭定天山》等戏,即据《龙门阵》片断演化而成。或传《法门寺》(又名《郿坞县》或《朱砂井》)亦出自卢胜奎之手笔。生平事迹见许九野《梨园轶闻》﹑倦游逸叟(吴焘)《梨园旧话》(均载张次溪编《清代燕都梨园史料》)﹑天柱外史《皖优谱》﹑吉水《近百年来皮黄剧本作家》(载《剧学月刊》第三卷第十期,1934年10月刊)。唐湜《民族戏曲散论·卢胜奎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5月出版)等。(梁淑安)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