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景旸
释义 景旸

(1476-1524)字伯时,号前溪。先世仪真人,父徙家金陵,遂为南直应天府上元(今江苏南京)人。弘治十一年(1498)应天中举,正德三年(1508)第二人进士及第,授翰林编修。十一年迁国子司业,以母病乞南补,改左春坊左中允,管南国子监事,十六年以母忧归。嘉靖三年(1524)终丧北上,道经仪真染疾卒,年四十九。善书,初工真行,后师周伯琦,小篆颇得风骨。又与邑人蒋山卿﹑赵鹤﹑朱应登并工诗文,号“江北四子”。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著录其《前溪集》十四卷,未见传。清钱谦益《列朝诗集》丙签录其诗一首,“小传”云:“好学无怠,文法左氏﹑司马,不尚枸棘。字顺语圆,具有绳准。诗主盛唐,萧散遗俗。”清朱彝尊《明诗综》卷三三录其诗二首,“诗话”云:“《前溪集》久遂失传,从卢子明《广陵诗选》录得二首。其《与陈玉泉论诗》云:‘辞取达意,若惟以摹拟为工,尺尺寸寸,按古人之迹务求肖似,何以达吾意乎?’盖亦矫北地(李梦阳)之弊者。”清朱绪曾《金陵诗征》卷一八录其诗三首。清末陈田《明诗纪事》戊签卷一○录其诗一首。生平见顾璘《景伯时行略》(焦竑《国朝献征录》卷七四)﹑焦竑《景中允传》(《焦氏澹园集》卷二四)﹑欧大任《十先生传》(清初刊《欧虞部集》)﹑王兆云《皇明词林人物考》卷五。

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明代卷》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4 15: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