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方沆 |
释义 | 方沆 (1542-1609)字子及,号讱庵。福建兴化府莆田人。生于嘉靖二十一年(1542)七月二十七。隆庆元年(1567)举人,明年进士,授全州知州。历南户部郎中,改刑部,出为云南提学佥事,谪宁州知州,以湖广佥事致仕,万历三十六年十二月初八(1609年1月13日)卒,年六十七。能诗。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著录其《猗兰堂集》十六卷,又曾与其父方攸跻合刻《桥梓集》四卷,均未见传。谢肇淛《滇录》录其诗四首。李腾鹏《皇明诗统》卷三六录其诗三首。清朱彝尊《明诗综》卷五一录其诗二首。清郑王臣《莆风清籁集》卷二七录其诗十六首,《兰陔诗话》记云:“子及少时,避地邵武,学诗于吴明卿(吴国伦)。在南曹日,与陈子野(陈芹)辈结青溪社,诗律益进。”清郭柏苍《全闽明诗传》卷二九录其诗二十首。清末陈田《明诗纪事》庚签卷九录其诗二首,按云:“子及诗音节高朗。”生平见李维桢《方公墓志铭》(《大泌山房集》卷八一)﹑《(乾隆)福建通志》卷五一。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