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文偃 |
释义 | 文偃 (864——949)唐末五代间云门宗创始者。俗姓张,苏州嘉兴(今属浙江)人。出家后初参黄檗希运法嗣睦州道𧿛,后参雪峰义存,获其印可。以后历访禅宗名山,晚年移居韶州云门山光泰禅院,恢宏法化,创立云门一宗,因称云门文偃。文偃继承青原行思﹑石头希迁一系思想,着重在一切现成,与“即事而真”见解一脉贯通。其说法主张一字一语含藏无限旨趣,禅风为后嗣概括成云门三句:即“函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流”。对宋代严羽之以禅喻诗颇有影响。宋僧守坚集有《云门匡真禅师广录》,收入《大正藏》第四七册。《全唐诗补编·续拾》卷五○搜辑其诗偈凡三○首。其中《北邙行》一首,为长篇七言歌行,主旨宣扬人生无常,荣华富贵之不足恃,其风格与初唐卢照邻《长安古意》﹑骆宾王《帝京篇》等作品相似。《祖堂集》卷一一﹑《景德传灯录》卷一九﹑《五灯会元》卷一五﹑《传法正宗记》卷八有传。《全唐文》卷八九二收陈守中撰碑铭。(陈允吉﹑卢苇菁)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