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招子庸
释义
招子庸

(1793—1846)原名为功,字铭山,号明珊居士。广东南海人。嘉庆二十一年(1816)举人。道光十七年(1837)官山东潍县知县。因曾举荐鲍鹏为琦善通事(翻译),后琦善被革职拿问,受牵连去官归里。多才艺,通音乐,擅绘画。喜写兰,有郑燮风致。所作《粤讴》尤为人所称道。其青年时代曾浪迹于珠江画舫,因仿粤地民间曲艺形式木鱼书(亦称摸鱼歌或木鱼歌,常在珠江游船上演出)改制为粤讴歌体,风行一时,人称“新调”。题材多为描写青楼女子身世遭遇,艺术上颇具特色,郑振铎誉之曰:“好语如珠,即不懂粤语者读之,也为之神移。”(《中国俗文学史》)亦受到晚清“诗界革命”倡导者黄遵宪﹑梁启超等的重视与赞赏。论者以为其中《吊秋喜》一首成就最高,“由于他所爱妓女秋喜为鸨母逼死,作此以表悲愤。他不但为一般被侮辱﹑被压迫的妇女呼吁,并对当时的黑暗社会作出了有力的控诉。因此它尤为珠江歌妓经常所爱唱,而成为代替她们倾吐心曲的代表作。……得以一直流传到现在”(谭正璧﹑谭寻《木鱼歌﹑潮州歌叙录》)。有《粤讴》四卷传世,附有《方言凡例》及曲谱,便于外省读者阅读及演唱。生平事迹见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谭正璧﹑谭寻《木鱼歌﹑潮州歌叙录》﹑林一白《招子庸和〈粤讴〉》(《中国近代文学百题》)等。(连燕堂)

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4 20:5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