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顾瑛 |
释义 | 顾瑛 (1310——1369)一名阿瑛,又名德辉,字仲瑛,自号金粟道人,平江昆山(今江苏太仓)人。年三十始折节读书,举茂才,署会稽教谕,辟行省属官,皆不就。年四十,以家产付其子,筑玉山草堂,有亭馆三十六处,园池﹑亭榭﹑饩馆﹑声伎之盛,甲于天下,又为自己建生圹,名金粟冢。四方名士如张翥﹑杨维桢﹑柯九思﹑李孝光﹑郑元祐﹑倪瓒,方外如张雨﹑于立﹑释良琦等,常在其家,日夜置酒赋诗。一时风流儒雅,著称东南。杨维桢《玉山雅集图记》说顾瑛“其人青年好学,通文史及声律﹑钟鼎古器﹑法书﹑名画品格之辨。性尤轻财喜客,海内文士未尝不造玉山所,其风流文采出于辈流者,尤为倾倒。”张士诚据吴,欲强授顾瑛官职,他避去,隐于嘉兴之合溪,后因母丧归,张氏再次征辟,他散尽家财,削发为在家僧。有《自题小像》诗说:“僧衣僧帽道人鞋,天下青山骨可埋。若说向时豪杰处,五陵鞍马洛阳街。”这正是他晚年的形象,明顾起纶说:“读之想见其旷达豪迈,超然物外。”(《国雅品》)其子元时任水军副都万户,洪武元年(1368),例徙临濠,顾瑛亦随往,洪武二年卒,年六十。其诗不及玉山雅集诸人,但词语流丽,亦有动人之作。其诗闲适恬淡,在豪华放纵的生活中表现出颓废思想。如在长达一百馀句的五古《金粟冢中秋日燕集》中极写人世无常,而死后逍遥,时人目为旷达,实则颓废。该诗写得较有气派,夹叙夹议,将人间﹑天上,历史﹑现实,幻境﹑实景熔铸一炉。《玉山佳处以爱汝玉山草堂静分韵得静字》诗,最足以代表他的诗格,写得古雅秀逸,表达悠闲的意趣,淡雅的心境。他的绝句有的写得颇有情韵,如《发阊门》﹑《玉山草堂口占》。他所作宫词,杨维桢评为“绵联缛丽”。顾瑛工山水花卉,也能词,今存词仅四首。著有《玉山璞稿》二卷﹑《玉山逸稿》四卷,编有《玉山名胜集》八卷外集一卷﹑《草堂雅集》十四卷。生平事迹见《故武略将军钱塘县男顾府君墓志铭》(《强斋集》卷四)﹑《金粟道人顾君墓志铭》(《玉山逸稿》附录)﹑《吴中人物志》卷九﹑《姑苏志》卷五四﹑《列朝诗集小传·甲前集》﹑《元诗选·初集》小传﹑《明史》卷二八五﹑《顾阿瑛传》(《仪顾堂集》卷一四)﹑《新元史》卷二三八。(史铁良)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