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徐自华
释义
徐自华

(1873—1935)字寄尘,号忏慧。浙江石门(今属桐乡)人。出身书香门第,祖宝谦,官庐州知府,性爱词章,命女孙辈读书习诗。幼从舅父马彝卿读,性聪慧,喜吟咏,工诗词。后得其祖父指点,与诸姊妹切磋,诗艺益进。光绪十九年(1893)适南浔梅韵笙,未七年,夫病逝。三十二年,受聘主南浔浔溪女学校务。时秋瑾自日本归,至浔溪女学执教,遂相识,订生死交,资助秋瑾创办《中国女报》,又与其妹倾奁金三十余两助秋瑾为起义军费。次年,秋瑾遇难后,买地西泠为之营葬,又建“秋社”,任社长。为清吏所究,遂避匿上海。宣统元年(1909)南社成立,不久即入社,为早期社员。辛亥革命后,力赞重营秋瑾墓并筹其成,后主持上海竞雄女学。1916年,与陈去病谋在苏州响应反袁世凯,事败得遁。1923年为新南社社员。1927年呈请恢复“鉴湖女侠祠”,后遂移居杭州秋社,终逝于此。其早年诗词,写闺阁情怀,清丽幽雅;或思亲悼亡,“缠绵凄楚”(陈去病《忏慧词序》),以才情胜。与秋瑾结识后,境界渐高,忧愤国难,伤悼秋瑾,于悲婉中寓慷慨之音。柳亚子﹑陈去病﹑吴梅﹑诸宗元等南社诗人均推重之,“见者咸以为李易安﹑朱淑真再世”(陈去病《徐自华传》)。生前有《忏慧词》一卷行世,手订《听竹楼诗稿》及《续编》均未付梓。郭延礼辑其文﹑诗﹑词为《徐自华诗文集》三卷,中华书局1990年版。生平事迹见陈去病《徐自华传》(《南社丛刻》第九集),秋宗章《记徐寄尘女士》(《近代史资料》1983年第2期),郭延礼《徐自华年谱简编》(《徐自华诗文集·附录》)。(王飚)

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2:2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