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绹 |
释义 | 王绹 (1074——1137)字唐公,开封(今属河南)人。崇宁五年,赐上舍第,授和州含山尉,易襄州光化尉,除辟雍﹑太学录,迁太学博士,仕两学十馀年。擢尚书礼部员外郎。宣和二年,拜国子司业,迁秘书少监。明年,擢起居郎,试中书舍人,迁给事中,知宣和六年贡举。蔡京用事,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靖康中,起知寿春府,再除给事中。高宗即位,迁礼部侍郎兼权直学士院,复兼侍讲,拜御史中丞。权太子太傅。建炎三年,拜参知政事,兼御营副使。次年,罢政,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居会稽。除知绍兴府,兼浙东路安抚使。复奉祠,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徙居吴门。绍兴七年卒,年六十四。王绹博学强记,属文该赡,落笔至数千言不衰(张守《墓志铭》),龚明之称其文章“温润典雅,深于理致,于死生祸福之说,尤所洞达”(《中吴纪闻》卷六)。著有内外制四十卷﹑《进读事实》五卷﹑《论语解》三十卷﹑《孝经解》五卷﹑《群史编》八十卷﹑《内典略录》一百卷,均已佚。《全宋诗》卷一三七○录其诗二首。《全宋文》卷三一三五收有其文。事迹见张守《王公墓志铭》(《毗陵集》卷一三)﹑《南宋书》卷六三。(弓长)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