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载 |
释义 | 张载 (1020——1077)字子厚,先世大梁(今河南开封)人,徙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嘉祐二年进士,为祁州司法参军,调丹州云岩县令,迁著作佐郎﹑签书渭州军事判官公事。熙宁二年,召对,除崇文院校书。次年移疾。十年春,复召还馆,同知太常礼院。是年冬谒告西归,行次临潼,卒于馆舍,年五十八。宋宁宗嘉定中,赐谥明公。淳祐元年,封郿伯,从祀孔子庙。张载学古力行,尝与二程切磋道学之要,相互影响,为关学学派宗师,世人又称为横渠先生。其学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以孔孟为法,极力阐发儒学传统,后来朱熹将其列为理学创始人之一。张载的文章重义理,而不注重文辞。后世理学家推崇其《西铭》,程颐谓“明理一而分殊,扩前圣所未发”,“自孟子后盖未之见”(《宋史·张载传》引),甚至有理学家将它推尊为宋朝仅有的四篇好文字之一(《朱子语类》卷一三九引刘清之语),其实不过是理学家的一偏之辞。张载诗道学气较重,朱熹批评其乐章“拗强不似”(《朱子语类》卷九二)。但也有一些小诗,像“无限寒鸦冒雨飞”,“红树高高出粉墙”(《紫微诗话》);“春菰牙露翠,水荇叶连青”(《全芳备祖》后集卷一二),写得清新活泼,富有生活气息。著述有《崇文集》十卷(《郡斋读书志》卷一九),又有《正蒙书》十卷﹑《经学理窟》一卷﹑《西铭集解》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九)。其文集久已佚,明万历中沈自彰始辑其遗文编为《张子全书》十五卷,含《东铭》﹑《西铭》﹑《正蒙》三卷,《经学理窟》五卷,《易说》三卷,《语录钞》一卷,《文集钞》一卷,《拾遗》一卷,《附录》一卷。现存明万历四十八年刻本﹑康熙四十七年正谊堂刊本﹑《四库全书》本,中华书局1987年出版有章锡琛点校本。《全宋诗》卷五一七录其诗一卷。《全宋文》卷一二九九至一三○五收其文七卷。事迹见吕大临《横渠先生行状》(《张子全书》卷一五附)﹑《宋史》卷四二七本传。清武澄编有《张子年谱》一卷。(闻群)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