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潘飞声 |
释义 | 潘飞声 (1858—1934)字兰史。别署老兰﹑剑士﹑水晶庵道士。广东番禺人。出身于书香之家。年十四,从何藜青学诗。年十六,以《秋月篇》呈陈良玉,陈赞曰:“绮艳中时露奇矫之气。天生此才,固自不凡。”应广州学海堂课卷,学长李光廷﹑陈澧﹑陈璞誉之为“桐圃凤雏”。光绪十三年(1887),应聘赴德国柏林讲授汉语言文学,十六年回国。旅居香港十年。晚年旅居上海。少年时代醉心于邝湛若﹑黄仲则﹑陈昙之诗。尝称李商隐为“情天教主”(《在山泉诗话》卷二)。入南社,与傅屯根君剑﹑高天梅钝剑﹑俞锷剑华,并称“南社四剑”。又入淞社﹑鸥社。与胡朴安﹑胡寄尘兄弟过从甚密。以诗﹑文﹑词名于时。邱炜萲曰:“潘兰史词极婀娜,诗复秀丽。”(《五百石洞天挥麈》)诗多纪游﹑写景﹑咏物﹑应酬之作,以闲适典雅为主调,间亦有感时抚事之作。胡朴安《南社诗话》曰:“兰史与沪上遗老常为文酒之会,且其秉性与南社之革命文学不相近。其隶籍南社也,只以诗文之故,无有其他意义”,其诗文“略具有缙绅文学气味”。王竹友《台阳诗话》以潘飞声﹑丘逢甲﹑王晓沧﹑林敞云为“四子”,称其诗“雄迈奇气,不减李谪仙”。著有《说剑堂诗集》三卷﹑《饮琼浆馆骈文词抄》﹑《在山泉诗话》四卷﹑《归省赠言》等。生平事迹见郑逸梅《南社丛谈·南社社友事略》等。(赵慎修)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