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讥 |
释义 | 张讥 (514—589)南朝陈学者﹑文人。字直言。祖籍清河武城(今属山东)人。早年笃好玄言,受学于周弘正。梁武帝大同时,召补国子正言生,尝于文德殿论议《周易·文言传》,为梁武帝所赏。尝为湘东王(元帝)萧绎左常侍,又尝于士林馆议《孝经》。侯景之乱时,在围城中侍哀太子大器讲老庄。台城陷,崎岖避难。及景平,出为临安令。陈武帝代梁,为太常丞。文帝天嘉中为国子助教。与周弘正议《周易》,弘正谓“见张讥在坐,使人懔然”。宣帝时,为东宫学士,后主时迁国子博士。祯明三年,陈亡,入隋。其年卒于长安。 讥讲授《周易》﹑《老》﹑《庄》,陆德明﹑释法才﹑道士姚翻并受其业。所撰有《周易义》三十卷,《尚书义》十五卷,《毛诗义》二十卷,《孝经义》八卷,《论语义》二十卷,《老子义》十一卷,《庄子内篇义》十二卷﹑《外篇义》二十卷﹑《杂篇义》十卷,《玄部通义》十二卷,《游玄桂林》二十四卷。后主尝使人就其家写入秘阁。然《隋书·经籍志》著录仅有《周易义》及《游玄桂林》;《庄子义》仅存二卷。今诸书全佚。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