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升 |
释义 | 张升 (1442-1518)字启昭,号柏崖。江西建昌府南城人。成化四年(1468)领乡荐,五年春闱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以皇太子出阁,特改左春坊左赞善,充东宫讲读官,秩满,升右春坊右谕德。孝宗即位,以从龙恩进左庶子兼翰林侍读,寻以劾大学士刘吉忤上,贬南工部员外郎,丁忧去。五年刘吉罢,复旧官,迁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侍读学士,擢礼部右侍郎,转左,十五年进尚书。正德二年(1507)忤刘瑾,谢病乞归,加太子太保致仕,十二年十二月十一(1518年1月22日)卒,年七十六,赠太子太傅,谥文僖。著述有嘉靖元年(1522)其子张元锡所刊《张文僖公文集》十四卷《诗集》二十二卷,据集首邵宝序,谓此集本名《柏崖集》,刻成而赐谥之命适至,遂以名之。现《文集》存,《诗集》残存卷一至卷五。据目录,诗集原收诗一千三百余首﹑赋三篇﹑词十九首,现存诗三百九十七首。清张廷玉《明史·艺文志》著录其《文集》二十二卷,或未实见其集矣。所著另有正德十六年刊本《张文僖公和唐诗》十卷(存一至五卷)及清抄本《张文僖公咏史诗》四卷。李腾鹏《皇明诗统》卷一四录其诗十四首。清朱彝尊《明诗综》卷二四录其诗一首。《四库全书总目》著录《张文僖公文集》十四卷《诗集》二十二卷,“提要”云:“升立朝颇著风节,而其文多应酬之作。末附《瀛涯胜览》及《北行录》﹑《西行录》,皆缕述见闻,无所考证。其诗近体多于古体,而七言近体尤多于五言,是足验其所得矣。”清曾燠《江西诗征》卷五二录其诗十五首。清末陈田《明诗纪事》丙签卷六录其诗一首。清黄宗羲《明文海》录其文一篇。清陈元龙《御定历代赋汇》卷一六录其《医巫闾山赋》。生平见罗玘《礼部尚书张公墓志铭》(《圭峰集》卷一七)﹑佚名《礼部尚书张升》(焦竑《国朝献征录》卷三三)﹑顾祖训《状元图考》卷二﹑清张廷玉《明史》卷一八四。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