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庾敳 |
释义 | 庾敳 (262—311)西晋辞赋家﹑玄学家。字子嵩。颍川鄢陵(今属河南)人。矮而丰腴,恢廓有度量,忧喜不形于色。尝读《庄子》,曰正与人意暗合。时皇室互相攻杀,天下多故,乃仿贾谊《鹏鸟赋》作《意赋》以见意。侄庾亮见赋,问:“若有意也,非赋所尽;若无意也,复何所赋?”答曰:“正在有意无意之间。”迁吏部郎,惟静默无为。惠帝末(306前后),为东海王越太傅参军,转军谘祭酒。时郭象善《老》《庄》,为太傅主簿,任事专势,敳益自谦退,谓己意已尽,象为当世大才。好聚敛而能纵心事外,无迹可间,以此得以保全于越府。与王衍﹑王敦﹑王澄等善,时号“四友”。永嘉五年(311),石勒攻破洛阳,被害。年五十。有集五卷,佚。今存文除《意赋》见《晋书》本传外,《艺文类聚》卷三十六录“晋庾凯《幽人箴》,“凯”当为“敳”之误。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