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崔鸿
释义
崔鸿

(?—526)北朝魏史学家﹑文人。字彦鸾。东清河鄃(今山东高唐北)人。崔光侄。少好读书,博综经史。魏孝文帝太和二十年(496),授彭城王国左常侍。宣武帝景明三年(502),迁员外郎,敕撰起居注。迁给事中,转尚书都兵郎中。时诏彭城王元勰以下公卿朝士等三十人议定律令,崔光﹑崔鸿俱与议,时论荣之。永平三年(510),鸿为三公长史,又预议刑律。迁员外散骑常侍,领郎中。延昌三年(514),丁父忧,旋即起复。孝明帝正光元年(520),加前将军,修孝文帝﹑宣武帝起居注。崔光尝撰国史,未成而卒。正光四年(523),光临终荐鸿于孝明帝,使续成之。孝昌初,迁给事黄门侍郎,加散骑常侍﹑齐州大中正。寻卒。

鸿弱冠便有著述之志,以刘渊﹑石勒﹑慕容㑺﹑苻健等皆曾据有一方,虽各有史籍而未有统一,乃撰为《十六国春秋》一百卷。《魏书》本传言鸿“二世仕江左,故不录僭晋﹑刘﹑萧之书”。初未示人,宣武帝闻之,遣使索观,而鸿以书中涉及魏初事,言多干碍,论辞不奏。其后以崔光贵重于朝,乃渐以示人传读。孝庄帝永安中,始由其子奏呈。《史通》《正史》﹑《探赜》﹑《表历》诸篇于此书颇多评论,谓此书纪纲皆以晋为主,考核众家,辨其同异,除烦补缺,书中各表,尤为明白切要。《隋书·经籍志》录为一百卷,《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录为一百二十卷,盖衍“十”字。其一百卷以外二卷,即鸿自记之《序例》﹑《年表》各一卷。书佚,《崇文总目》已不载,今传本十六卷,系明人摭拾诸书辑集而成。清汤球有《十六国春秋辑补》,有《广雅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3 21: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