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宋仪望 |
释义 | 宋仪望 (1514-1578)字望之,号旸山,更号华阳。江西吉安府永丰人。嘉靖二十五年(1546)中举,明年进士,除吴县知县。二十八年征授河南道监察御史,擢大理寺右丞,以劾胡宗宪﹑阮鹗忤严嵩,贬夷陵判官。嵩败,擢按察佥事,兵备霸州,进兵备副使,驻大名,改福建,隆庆二年(1568)被劾辞官归。起补四川按察佥事,迁福建提学副使,以妇卒,自免归,道迁参政。又入为太仆寺少卿,甫上,迁大理寺少卿,万历二年(1574)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南直,进右副都御史,四年迁南大理寺卿,改北。六年忤张居正,被劾归,十月卒于家,年六十五。少从聂豹学,家居曾创河东书院,又筑象城山房,与聂豹﹑邹守益﹑罗洪先等共倡王阳明“致良知”之学。嘉靖三十六年曾辑《阳明先生文粹》十一卷刊于世,阳明得从祀,仪望出力最多。清张廷玉《明史·艺文志》著录其《文集》十二卷《诗》十四卷,即现存万历三年魏学礼刊本《华阳馆诗集》十四卷《文集》十二卷附录一卷。其《诗集》首皇甫汸﹑王世贞万历三年序,又有嘉靖三十七年朱衡《阳山诗集题辞》,内分体收古近体诗七百八十余首﹑词十四首;《文集》首万历三年刘瑊序,内分体收其序﹑记﹑传﹑志等文八十余篇。所见另有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宋氏中和堂刊本《华阳馆文集》十八卷《续集》二卷,内前文十二卷所收同万历本,后诗五卷,仅收诗四百余首;《续集》卷一为《或问录》,卷二为《学政录》。是集卷末有徐湘潭跋,谓“苦不得前代原刻之全本”,则此集实据万历三年残本所刊。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另著录其《垂杨馆奏疏》七卷,未见。清范鄗鼎辑《广理学备考》有《宋望之集》。李腾鹏《皇明诗统》卷二八录其诗十首。陈子龙等《皇明诗选》录其诗一首。清朱彝尊《明诗综》卷四三录其诗三首。清曾燠《江西诗征》卷五七录其诗三首。清末陈田《明诗纪事》己签卷九录其诗一首。清黄宗羲《明文海》录其文六篇。清应麟《江右古文选》卷二〇﹑清胡大鸿《江右文抄》录其文一篇。生平见王世贞《大理卿宋公传》(《弇州四部稿》续稿卷六七)﹑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二四﹑清张廷玉《明史》卷二二七。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