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何思澄 |
释义 | 何思澄 (483?—534?)南朝梁文人。字元静。原籍东海郯(今山东郯城)。少勤学,工文辞。梁初起家为王国侍郎,迁安成王萧秀左常侍,兼太学博士。天监六年,迁安成王行参军,兼记室,随府至江州。作《游庐山诗》,沈约见之,大相称赏,自以为不及,其郊居宅新建阁斋,因命工书人题此诗于壁。傅昭尝请思澄作《释奠诗》,辞文典丽。授廷尉正。天监十五年,敕撰《华林遍略》,徐勉举何思澄﹑刘杳等应选。思澄素重交游,乃分书与诸宾朋校定。迁治书侍御史,何逊《咏春雪寄族人治书思澄诗》即作于此时。迁秣陵令,入兼东宫通事舍人。普通中,授湘东王萧绎录事参军,兼舍人如故。徐勉﹑周捨并好思澄之学,常相招致。中大通三年(531),昭明太子卒,出为黟县令。迁武陵王萧纪中录事参军,卒官,年五十四。有集十五卷,佚。今存诗三首,风格近宫体,见《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