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廷玉 |
释义 | 张廷玉 (1672—1755)字衡臣,号研斋,又号澄怀主人,谥文和,大学士英次子,安徽桐城人。康熙三十九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检讨,入直南书房,迁太子洗马,历任庶子﹑侍讲学士﹑内阁学士﹑刑部侍郎﹑吏部侍郎﹑礼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文华殿﹑保和殿大学士﹑吏部尚书等职,又曾与鄂尔泰同为军机大臣。并配享太庙,此为清代获得此种荣誉之唯一汉文臣。历事康﹑雍﹑乾三朝,位极人臣。先后三次参与分校,一次主顺天乡试,三次主会试。修《至祖仁皇帝实录》﹑《世宗宪皇帝实录》以及《明史》﹑《会典》﹑《玉牒》﹑《文颖》等,皆任总裁。史称张廷玉少有器识,又濡染家学,务经世实用。从政以后,公务之余,仍浏览史乘,讲求礼乐﹑刑政﹑田赋﹑兵戎﹑河渠﹑财货之学。清初修《明史》,历时数十年,至廷玉任总裁,始有成书,故《明史》题署为“张廷玉等撰”。《澄怀园文存》有《明史地理志小序》,详究历代沿革,叙述井然有条。足证他任《明史》总裁,并非挂空名。《廿一史文钞序》有云:“学者治经而外,急宜辅之以史。盖史之义,经之案也。圣人之言,如神医立方,读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惟精于医者,因病而悟方,然后恍然于利害之未尝丝毫爽也,此史之所以案也。”在当时能出此语,颇不平常。有《澄怀园全集》,收有《澄怀园文存》一五卷﹑《澄怀园载赓集》六卷﹑《澄怀园语》四卷﹑《澄怀老人自订年谱》六卷。诗文以应制﹑谢恩﹑酬酢之类居多,亦有碑传﹑墓志之作,可与史传相表里,有助于考证清初史实。生平事迹载《清史稿》卷二八八本传﹑《清史列传》卷一四本传﹑汪由敦《张公廷玉墓志铭》﹑《澄怀老人自订年谱》。(陆振岳)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