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姚广孝
释义 姚广孝

(1335-1418)初名天僖,为僧后名道衍,字斯道,号独庵,又号逃虚子。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本医家子,顾不肯学医,喜为儒者博贯该通之学。元至正八年(1348)年十四,削发入相城之妙智庵。又师事里中灵应观道士席应真,读书学道,得其阴阳术数之学。洪武初选高僧,以病免,又诏试礼部,不受官而还。洪武十五年(1382)十藩王之国,太祖命各选一高僧侍王,燕王朱棣与其语甚合,请于帝,因随之北上,住持北平庆寿寺。太祖卒后,力赞朱棣反,又参赞兵机,朱棣即位,录功第一,拜资善大夫﹑太子少师,复姓赐名,帝命蓄发再三,终不肯。卒于永乐十六年(1418)三月二十八,年八十四,赠荣国公,谥恭靖。永乐初曾监修《太祖实录》,并与修《永乐大典》。能诗画,早岁居吴,与高启等游,启列其为“北郭十友”。其先有《独庵集》,高启甚赞,宋濂﹑苏伯衡亦推奖之,然未见传。现存明范氏卧云山房抄本《逃虚子诗集》十卷《续集》一卷。又有清抄本多种,其中《逃虚子诗集》十卷《续集》一卷《逃虚类稿》五卷《逃虚子道余录》一卷《逃虚子集补遗》一卷《诗集补遗》一卷最为完备。内《逃虚类稿》(《独庵稿》)五卷为文集,《逃虚子集补遗》一卷诗文杂收。徐泰《皇明风雅》卷二六录其诗一首。俞宪《盛明百家诗》后编录其诗一百二十余首为《姚少师集》。顾起纶《国雅》卷三录其诗十三首。李腾鹏《皇明诗统》卷一〇录其诗二十一首。释正勉﹑释性𣻢《古今禅藻集》录其诗四十五首。毛晋《明僧弘秀集》卷一三录其诗五十四首。曹学佺《石仓十二代诗选·明诗选》录其诗十八首。清钱谦益《列朝诗集》闰集录其诗五十五首。清王夫之《明诗评选》录其诗一首。清朱彝尊《明诗综》卷一七录其诗四首。清沈德潜《明诗别裁集》录其诗一首。清张豫章《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录其诗三十八首。《四库全书总目》著录《逃虚子集》十一卷《类稿补遗》八卷,“提要”云:“其诗清新婉约,颇存古调,然与严嵩《钤山堂集》同为儒者所羞称,是非之公,终古不可掩也。附载《道余录》二卷,持论尤无忌惮。《姑苏志》曰:‘姚荣国著《道余录》专诋程朱,少师亡后,其友人张洪谓人曰:‘少师与我厚,今死矣,无以报之,但每见《道余录》辄为焚弃’云云,是其书之妄谬,虽亲昵者,不能曲讳矣。”清邵伯英《海虞文征》录其诗一首﹑文一篇。清末陈田《明诗纪事》乙签卷三录其诗十六首。清王昶《明词综》卷一录其词一首。生平见朱棣《姚广孝神道碑》(焦竑《国朝献征录》卷六)﹑王鏊《恭靖姚公传》(焦竑《国朝献征录》卷六)﹑王兆云《皇明词林人物考》卷二﹑清张廷玉《明史》卷一四五。

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明代卷》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4 9: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