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凌云翰 |
释义 | 凌云翰 (1323-1388)字彦翀,号柘轩。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元至正十九年(1359)举浙江乡试,以路阻未入京,行省授兰亭书院山长,不赴,教授于常熟。兵乱,退居湖州默林村,自称避俗翁。明洪武初,以荐授杭州府学训导。十四年(1381)升成都府学敎授,坐贡举乏人,谪南荒。卒于洪武二十一年,年六十五,归葬西湖。云翰家本素封,富藏书,游程以文之门,博通经史,能书画词章,多与名士交,元末明初驰名于东南,《西湖游览志余》数载其事。曾作咏梅词[霜天晓角]一百首﹑咏柳词[柳梢青]一百首,称“梅柳争春”,时人赞以韵调俱美。为瞿佑大父行,而与佑友善,称佑为“小友”,佑《归田诗话》谓其“兼工诸作,不以一善成名”。永乐间其孙辑其诗文编为《柘轩集》,未刊,仅以抄本传。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著录《柘轩集》三卷,现存清初抄本《柘轩集》五卷,诗三卷文一卷词一卷,有宣德元年(1426)夏五月王羽原序及永乐二十年(1422)里人夏节《行述》。《四库全书》据抄本收录《柘轩集》四卷。李腾鹏《皇明诗统》卷五录其诗一首。清钱谦益《列朝诗集》乙集录其诗二首。清朱彝尊《明诗综》卷一四录其诗二十首,“诗话”谓其诗“华而不靡,驰骋而不离乎轨”,“五言如《陪祭作》,七言如《鬼猎图》,才情奔放,不可羁靮,直可搴郁离(刘基)之旗,摩青丘(高启)之垒”。清末陈田《明诗纪事》甲签卷二八录其诗九首。清沈辰垣《御选历代诗余》﹑清朱彝尊《词综》录其词一首。近人朱孝臧《强村丛书》录其词称《柘轩词》。生平见夏节《钱塘凌先生行述》(《柘轩集》卷首)﹑瞿佑《归田诗话》﹑徐象梅《两浙名贤录》卷四七《文苑》。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