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周仪𬀩 |
释义 | 周仪𬀩 (1777—1846)字伯恬,江苏阳湖(今常州)人。其父与同邑李兆洛之父友善,少时就读于李家,尽发其家藏典籍恣意流览。工骈文,尤深于诗,时与李兆洛﹑陆继辂及张惠言之弟张琦皆以文章学识负盛名。嘉庆九年(1804)举人,而仕宦不达,乃奔走东南诸名郡。尝客授广州。嘉庆末,识龚自珍,龚氏后于《常州高林篇》中推誉之。道光中始大挑得安徽宣城训导。秩满擢陕西山阳县令,以地瘠民贫,令罢民按例须供官府之薪炭等,民是以德之。道光二十五年(1845)邓廷桢任陕西巡抚,以其为名士且垂老,调署凤翔知县,次年卒。符保森称其“诗虽宗西昆,而得诸名家清气”(《寄心庵诗话》)。中岁壮游,寄情山水,负才不遇,意多抑塞,每每诗中见之,故“为诗尤激昂慷慨”(徐世昌《晚晴簃诗汇》)。有《夫椒山馆诗集》二一卷,《补遗》一卷。事见《清史稿》卷四八六,《清史列传》卷七三,梅曾亮《周伯恬家传》(《续碑传集》卷七八)。(王飚)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