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黄濬 |
释义 | 黄濬 (1779—1860?)字睿人,号壶舟生,别号古樵道人﹑四素老人。浙江台州府太平县(今温岭县)人。嘉庆十三年(1808)中举,道光二年(1822)成进士。历任江西萍乡﹑雩都﹑临川﹑东乡﹑赣县﹑彭泽诸县知县,署南安府同知。道光十一年被议落职。十三年春返里,同年秋赴江西,客居南昌郡署。后被诬入狱,十八年谪戍新疆乌鲁木齐,十九年夏抵戍所。二十三年夏,巴里坤城毁于地震,黄濬受命充督修之役。二十四年十月修城工竣,叙功得释。二十六年抵家。二十七年主讲黄岩萃华书院,次年,移主太平宗文书院。咸丰三年(1853)主讲鹤鸣书院。卒年八十余岁。在新疆戍所与林则徐结交,并有诗歌唱和。 黄濬工诗文,善书画,擅词曲,兼通释﹑老。其诗与画与弟黄治齐名,“人比之苏氏轼﹑辙”(《光绪台州府志》)。林则徐为其文集作序云:“壶舟诗文,能浑涵万有,不主故常,汪洋恣肆,惟变所适。窥其意境,若长江之放乎渤海,竹木艑舻,不遗巨细,而无乎不达”(转引自潘衍桐《两浙𬨎轩续录》卷三○)。著有《壶舟诗存》一四卷﹑《壶舟文存》二卷﹑《东还纪程》二卷﹑《倚剑诗谭》一卷﹑《悔初录》一卷﹑《三所录异》一卷﹑《琼曼笔谈》一卷﹑《红山碎叶》一卷﹑《漠事里言》一卷﹑《音韵集》一卷﹑《萍乡县志》一六卷等,辑有《国朝闺秀摛珠》一卷﹑《续录》一卷。并有杂剧《春灯曲》二种,各四折,佚失不传。生平事迹见王棻《黄濬传》(《柔桥文钞》卷一四)﹑《光绪太平续志》卷五﹑《光绪台州府志》卷一二○﹑《嘉庆太平县志》卷一○﹑《台州经籍志》及刘世德《黄治和黄濬》(《中国古典文学论丛》第一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出版)。(梁淑安)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