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吴质
释义
吴质

(178—230)汉﹑魏间文人。字季重。济阴(今山东定陶)人。出身寒门,不为乡里所重,乃游处贵戚间。汉献帝建安前期,入曹操幕,以文才为曹丕﹑曹植所重。建安九年(204),曹操征讨袁谭﹑袁尚。十年正月,河北平定,夏,曹丕与诸僚属文士大会于南皮,高谈畅论,弹棋博奕,遂开以后邺下游宴论文之风,质亦与焉。建安十六年,质出为朝歌长。其时丕﹑植兄弟争嗣夺嫡,质周旋曹氏兄弟之间,实则为曹丕谋主。其间曾为丕密召至邺参与谋画。二十年,至邺与曹植相聚,返朝歌后,二人有书函往来。旋迁元城令,建安二十四年,曹丕与质书,论逝去诸文士得失,质有答书陈展壮志,谓陈﹑徐﹑应﹑刘仅为文学侍从之臣,“若乃边境有虞,群下鼎沸,军书辐至,羽檄交驰”,则非其任,书末自称虽年已四十二,“犹欲触胸奋首,展其割裂之用”。次年,曹丕代汉,迁都洛阳,征吴质入都,拜北中郎将,封列侯,持节督河北军事。魏黄初五年(224),入朝,曹丕诏朝中诸贵显大会于其所。酒酣,质使优人嘲曹真﹑朱铄肥瘦,不欢而散。质自恃功高权重,傲视同列,遂为诸朝臣侧目切齿。黄初七年(226),曹丕卒,质作《思慕诗》。曹睿继位,太和三年(229),道路传言吴质颇见猜于帝,东吴胡综乃伪作吴质降文,有“幼冲统政,才言弥兴,同侪者以势相害,异趣者得间其言,而臣受性简略,素不下人”诸语,揣摹颇能近实。此文流行,次年即召质入为侍中,夺其兵权。同年卒。年五十三。谥丑侯,高贵乡公正元中,改谥成侯。有集五卷,佚。今存文七篇,见《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诗一首,见《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1:4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