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鲜于侁 |
释义 | 鲜于侁 (1019——1087)字子骏,阆州(今四川阆中)人。景祐五年进士,调京兆府栎阳县主簿。历江陵府右司理参军。庆历中,移黟县﹑婺源﹑伊阙三县令,通判绵州。迁都官员外郎,通判保安军,签书永兴军判官厅公事。神宗初立,上疏言事,范镇举荐,除利州路转运判官,擢本路转运副使。王安石新法行,而能平心处之。移京东西路转运副使。黄河决堤于曹村,作《议河书》奏上之。为京东西路转运使。元丰二年,知扬州。乌台诗案起,送别苏轼,不避嫌累。坐保举官吏受贿,降朝散大夫,管勾西京留司御史台。哲宗立,起为京东转运使。召判太常,出知陈州。元祐二年,卒于官,年六十九。鲜于侁通经术,擅长属文,论著多有新意。熙宁初上疏言事,神宗喜爱之,以为不减王陶。为诗平澹渊粹,尤长于《楚辞》体(《郡斋读书志》卷一九)。著有骚体诗《九诵》,苏轼称其气格高古,与屈原﹑宋玉为友于千载之上(《书鲜于子骏楚词后》)。其他如《新堂夜坐,月色皎然,由连理亭信步庭中,徘徊久之,因为五言一首》﹑《杂兴三首》诸篇,委婉清粹,颇具闲适意味。著有文集二十卷﹑《诗传》二十卷﹑《周易圣断》七卷﹑《典说》一卷﹑《治世谠言》七卷﹑《谏垣奏稿》二卷﹑《刀笔集》三卷(范镇《鲜于侁墓志铭》),均已佚。《全宋诗》卷五一三录其诗五十八首。《全宋文》卷一一一六收其文一卷。事迹见范镇《鲜于谏议侁墓志铭》(《名臣碑传琬琰集》中卷二四)﹑秦观《鲜于子骏行状》(《淮海集》卷三六)﹑《宋史》卷三四四本传。(郑焘)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