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戴逵 |
释义 | 戴逵 (330?—396)晋书画家﹑散文家。字安道。谯郡铚(今安徽宿县西)人。少博学恬和,善书画﹑雕塑﹑文章,为王濛﹑刘惔所赏。尝作《郑玄碑》,辞藻工丽。性不合流俗,以琴书自娱。好学,远适千里,师事豫章范宣,为宣画《南都赋》。武陵王晞闻其善琴,召之,逵碎琴对使者曰:“戴安道不为王门伶人。”后徙居会稽剡县,与王徽之等善。以礼自处,目放诞为非,著论斥之。孝武帝太元十二年(387),以束帛征之,不起,后又累征,郡县催逼,乃逃于吴,居王珣虎丘山别馆。谢玄上疏请全其志,诏许,复还郯。十五年,王珣为尚书仆射,请征为国子祭酒,加散骑常侍,又不至。太元二十一年(396),病卒。子颙,亦善书画雕塑。撰《五经大义》三卷,《竹林七贤论》二卷,《老子音》一卷,佚。有集十卷,佚。今存文二十篇,《竹林七贤论》佚文三十三条,见《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