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高培支 |
释义 | 高培支 (1881—1960)名树基,字培支,号悟皆,以字行。陕西富平人。清末拔贡。毕业于陕西高等学堂。同盟会员。历任陕西督军总务府铸印官﹑省长公署谘议﹑参议﹑省教育厅谘议﹑教育部读音统一会代表﹑陕西省图书馆馆长等职,并先后执教于省立女师﹑省立三中﹑中山中学﹑中等师范学校﹑民立中学等校。曾参与发起创办易俗社,任易俗社第一任评议长;先后四度出任社长,并曾任编辑﹑编辑审查员﹑评议﹑评议长﹑社务主任﹑教务主任﹑名誉社长等职务。一生勤奋写作,以秦腔剧作家闻名于世。共编写秦腔剧本五十四种(本戏二十五种,折子戏二十九种),以长于表现社会﹑家庭题材著称。论者评云:“其为戏也,善以极复杂之事实,错综变化,似将合而复离,意欲断而未尽。再接再厉,层出不穷”(孙仁玉《陕西易俗社简明报告书》)。主要剧作有《黄花冈》﹑《谈星》﹑《二郎庙》﹑《宦海潮》﹑《争座战》﹑《崖山泪》﹑《端阳苦乐记》﹑《爱国奇女》﹑《亡国影》﹑《人月圆》﹑《当头棒》﹑《紫洞艇》﹑《苦中苦》﹑《缘外缘》﹑《弓砚缘》﹑《菊花宴》﹑《暖玉佩》﹑《鸳鸯剑》﹑《双诗帕》﹑《新诗媒》﹑《侠凤奇缘》等。代表剧作为《鸦片战纪》﹑《夺锦楼》。其与王伯明合作改编的传统剧目《蝴蝶杯》为秦腔流行剧目。生平事迹见《陕西易俗社第二次报告书》﹑阎敏学《秦腔剧作家高培支及其〈鸦片战纪〉》(载《西安戏剧》1990年第4期)﹑阎敏学等《易俗社八十年》(三秦出版社出版)等。(阎敏学)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