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刘陶
释义
刘陶

(?—185)东汉政治家﹑文人。字子奇。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为人居简,不修小节。桓帝时,游太学,时,帝无子,连岁荒饥,灾异数见,乃上疏极言当信用忠良,远奸佞;又上书言铸大钱之非。后举孝廉,除顺阳长。明《尚书》﹑《春秋》推三家尚书及古文,作《中文尚书》。后拜侍御史。灵帝时,上疏言张角事,帝不悟,明年,张角起事,帝思陶言,迁尚书令,征拜谏议大夫。时天下日危,陶复上书言事,以为天下之乱,皆由宦官。为宦者所谮,下狱死。

《后汉书》本传谓“陶著书数十万言,又作《七曜论》﹑《匡老子》﹑《反韩非》﹑《复孟轲》,及上书言当世便事﹑条教﹑赋﹑奏﹑书﹑记﹑辩疑,凡百余篇”。《隋书·经籍志》有《刘陶集》三卷,注云:“梁二卷,录一卷。”今存文五篇,清严可均辑入《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1:5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