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丘逢甲
释义
丘逢甲

(1864—1912)又名仓海﹑沧海,字仙根,号蛰仙,又号仲阏﹑蛰庵﹑南武山人。祖籍广东镇平(今蕉岭),生于台湾苗栗县。六岁能诗,七岁能文。光绪四年(1878)为台湾府童子试之冠,丁日昌誉为“东宁才子”,就读于淡水筱云山庄。十四年,中举。次年,中进士,授工部虞衡司主事。辞职不就,返台任教于衡文﹑罗山﹑崇文诸书院。《马关条约》签订后,迭电清廷,反对割让台湾于日本。二十一年五月,“台湾民主国”成立,为大将军,率军抗击日本。失败后,内渡回广东,先后执教于韩山﹑东山﹑景韩书院,以时务﹑策论课士,摈弃八股试帖。二十六年,倡办同文书院于汕头,开岭东新学风气之先。宣统元年(1909)广东咨议局成立,任副议长。与黄兴﹑赵声﹑胡汉民等“深相结纳”,支持﹑掩护革命党人。武昌起义后,出任广东军政府教育部长﹑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议员。1912年2月25日病逝。

丘逢甲早年曾于台湾组织栎社。梁启超倡导“诗界革命”,亦积极响应。梁启超曰:“吾尝推黄公度﹑穗卿﹑观云为近世诗家三杰,此言其理想之深邃闳远也。若以诗人之诗论,则丘仓海(逢甲)其亦天下健者矣”,“得不谓诗界革命一巨子耶”(《饮冰室诗话》)。柳亚子赞其诗曰:“时流竞说黄公度,英气终输仓海君。战血台澎心未死,寒笳残角海云东。”(《论诗六绝句》)钱仲联称其诗“沉雄顿挫,悲壮苍凉,感怀旧事,伤心时变,激昂不平之气,真切流露,似陆剑南,似元遗山”(《梦苕庵诗话》)。诗作很多。据丘瑞甲《岭云海日楼诗抄·跋》云:“积各体诗达数万首。甲午之役,与台湾俱亡。”仅存《柏庄诗草》﹑《岭云海日楼诗抄》一三卷。生平事迹见丘瑞甲《先兄仓海行状》﹑汪瑔《丘仓海传》﹑丘复《仓海先生墓志铭》(俱载丘铸昌标点本《岭云海日楼诗抄》附录)﹑丘琮《仓海先生丘公逢甲年谱》(载丘琮编《仓海先生丘公逢甲诗选》)﹑丘铸昌《丘逢甲评传》(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赵慎修)

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4 12: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