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丁宝桢 |
释义 | 丁宝桢 (1820—1886)字稚璜。贵州平远人。少能文,有才略。咸丰三年(1853)进士,选庶吉士。母丧里居。服阙,授编修。十年,除湖南岳州知府。旋调长沙知府。同治二年(1863),擢山东按察使,以招抚宋景诗义军,降级。次年复迁布政使。跻山东巡抚,以击溃西捻军,加太子少保。八年,太监安德海奉慈禧密遣乘楼船缘运河南下,沿途勒索,道经山东,丁宝桢以太监出都违祖制名拘而就地诛之,名扬朝野。光绪二年(1876),任四川总督,严劾贪官污吏,建机器局,多所兴革。中法战争时,闻台(湾)澎(湖)有警,疏请率师驰援,不果,卒于任。赠太子太保,谥“文诚”。诗不多作,作即多关史事,言志寄感,气概独盛,而“格律谨严,训词深厚”(陈夔龙《十五弗斋诗存·跋》)。有《十五弗斋诗存》一卷﹑《文存》一卷,《丁文诚公奏议》二六卷。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四七,《清史列传》卷五四,赵国华《丁文诚公墓志铭》﹑薛福成《书太监安德海伏法事》(均见《续碑传集》卷二八),唐炯《丁文诚公年谱》(《成山庐稿》卷一二)。(王飚)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