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刘勰
释义
刘勰

(466?—537?)南朝齐﹑梁文学理论家﹑批评家。字彦和,法名慧地。原籍东莞莒县(今属山东)。父尚,曾任越骑校尉。幼年丧父,家贫,不婚娶。自言七岁梦彩云若锦,攀而采之。后入建康定林寺依释僧祐,与之居处。僧祐学识渊博,曾编撰《弘明集》;定林寺又为建康名刹,寺中藏书极富。勰居寺十余年,精研佛典,历览古今经史百家及文学作品,区别部类,序而录之。年三十,尝梦夜执丹漆礼器随孔子南行,遂始作《文心雕龙》。历时五年左右,至齐末而书成。时沈约负重名,勰欲得其揄扬,无由自达,乃负书候约于车前,状若鬻货。约取读,大加称赏,谓深得文理,常陈之几案。梁武帝天监初,起家奉朝请,临川王萧宏引以为兼记室。天监七﹑八年,曾与僧智等三十人同集上定林寺抄经论。迁车骑仓曹参军。出为太末令,有政绩。又入南康王萧绩府为记室,兼东宫通事舍人。梁武佞佛,天监十六年(517),祭祀祖庙改用蔬果,而郊祭犹有牺牲。勰上表言郊祭当与庙祭同改,诏许之。迁步兵校尉,兼太子舍人如故。昭明太子萧统爱好文学,甚加赏接。《文选》编撰,勰或为与其事者之一。中大通三年(531)四月,萧统卒。七月,萧纲继立为太子,东宫僚属易人。勰奉敕与释慧震于定林寺撰经,数年竣工,遂启求出家,先焚鬓发自誓,敕许之。乃于寺易僧服,改名慧地。未期年,约于大同三年(537)左右卒。年约七十。

《文心雕龙》为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中最为卓越之作。全书十卷,五十篇,三万七千余字。其中《隐秀》一篇有缺文。体系宏大,结构严密,原分上﹑下两部。自《原道》至《辨骚》五篇为总论,揭示全书纲领,本于道而师于圣,以儒家思想为宗尚归依。自《明诗》至《书记》二十篇为文体论,分论文学各体源流﹑特色,并兼论作家﹑作品。自《神思》至《物色》(不计《时序》)二十篇为创作论,论及创作原则至创作方法等诸多方面。《时序》﹑《才略》等四篇为文学史论及文学批评论。《自序》篇为自述著作宗旨。各篇各有中心,前后呼应补充,汇成一体。《史通·自叙》谓“词人属文,其体非一,譬甘辛殊味,丹素异采,后来祖述,识昧圆通,家有诋诃,人相掎摭,故刘勰《文心》生焉”,论成书之由,颇能近实;《文史通义·诗话》评此书“体大而虑周”,足可当之无愧。近数十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此书,广泛深入,至有“龙学”之称。通行注释本有范文澜《文心雕龙注》﹑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文心雕龙校注拾遗》,陆侃如﹑牟世金﹑周振甫等并有译注。

刘勰长于佛理,文辞瑰伟,当时建康寺塔及名僧碑志多出其手,惜均亡佚不存。今存文两篇,见《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5 4:2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