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陈淳 |
释义 | 陈淳 (1159——1223)字安卿,号北溪,龙溪北溪(今福建漳州)人。淳熙十六年乡贡进士。为朱熹晚年高弟,曾两度从学,一在绍熙元年熹守漳州时,一在庆元五年,不久熹即病逝。淳追思师训,无书不读,义理贯通,洞见条绪。著有《北溪字说》,是疏释朱熹《四书集注》的重要参考书;《严陵讲义》以天理为中心,论述道统传衍;《似道之辨》﹑《似学之辨》,宣扬朱学,力辟陆九渊心学及科举之学。嘉定十年(本传作九年),以特试寓中都,四方学子登门求教者甚众。严州守郑之悌迎讲于郡庠,淳以《道学体统》四篇发明正学,以《似道》《似学》二辩排斥异端。既归泉南,士人求学益众。十五年,以恩循修职郎。十六年,以特奏恩授迪功郎﹑泉州安溪主簿,未赴而卒,年六十五。淳虽不为世用,而名动天下,忧时论事,感慨动人。诗文多质朴真挚,无所修饰,而不以文彩称。著有《北溪大全集》五十卷,宋淳祐八年﹑元至元元年均尝刊行,今存明弘治刻本﹑清乾隆刻本﹑《四库全书》本。《全宋诗》卷二七四五至二七四八录其诗四卷。《全宋文》卷六七一一至六七四三收其文三十三卷。事迹见陈宓《有宋北溪先生主簿陈公墓志铭》(《北溪大全集》附)﹑《宋史》卷四三○本传﹑《闽中理学渊源考》卷二八。(棘园)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