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元澄 |
释义 | 元澄 (467—519)北朝魏宗室大臣﹑文人。鲜卑族。魏太武帝孙任城王云子。字道镇,少而好学。魏孝文帝太和五年(481)云卒,袭爵。服阕为征北大将军。后转征东大将军﹑开府﹑徐州刺史。尝与孝文帝论春秋时子产﹑叔向得失,为孝文帝所赏。及孝文帝议迁都洛阳,又与澄议《易·革卦》之义,孝文帝谓澄为“我之子房”。宣武帝时,为扬州刺史,以母老乞解职,不许。又上表论兴学校。孝明帝立,胡太后擅政,澄表上《皇诰宗制》并《训诂》各一卷,意欲皇太后览之,思劝戒之益。官至司徒公﹑侍中﹑尚书令,卒赠假黄钺﹑使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太傅﹑领太尉公。澄所著《皇诰宗制》﹑《训诂》今并佚。然所作章奏,见《魏书》本传,颇有文采,且于经史典故甚博。其章奏清严可均辑入《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