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赵构 |
释义 | 赵构 (1107——1187)即宋高宗,字德基,宋徽宗第九子。大观元年五月,生于东京内廷。宣和三年,封康王。靖康元年,出使金营,后以肃王更易之。建炎元年五月,即位于南京。拒绝李纲﹑宗泽等人抗金主张,采纳黄潜善﹑汪伯彦南迁之议,建行都于临安。后又俯从秦桧求和之议,贬黜主战大臣,杀害岳飞等抗金将领,向金国称臣﹑割地﹑纳贡。三十二年,传位于皇太子,称太上皇帝,退德寿宫。淳熙十四年卒,年八十一,谥圣神武文宪孝皇帝,庙号高宗。在位三十六年,所历年号为建炎﹑绍兴。赵构虽然在政治上无所建树,却精通文翰,妙达音律,尤长于书法。明胡应麟称其《中和堂》诗“六龙转淮海,万骑临吴津。王者本无外,驾言苏远民。瞻彼草木秀,感此疮痍新”之句,“宏壮和平,大有魏﹑晋遗意”;又评其诗“秋深清见底,雨过碧连空”一联为佳句(《诗薮》外编卷五)。所作《渔父词》十五章,如“薄晚烟林澹翠微,江边秋月已明辉”(其二),“水涵微雨湛虚明,小笠轻蓑未要晴”(其十二),也闲逸旷荡,“清新简远,备骚雅之体”(《历代词话》卷七)。《全宋词》第二册收其词十五首。《全宋诗》卷一九八二录其诗一卷。《全宋文》卷四四三九收有其文。事迹见《宋史》卷二四至三二《高宗本纪》。(李文泽)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