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蔡汝楠 |
释义 | 蔡汝楠 (1515-1565)字子木,号白石。浙江湖州府德清人。生于正德十年(1515)十月初六。少颖敏,嘉靖十年(1531)领乡荐,明年进士,除行人。迁刑部员外郎,以母忧归,起复旧职,乞改南,简放归德知府,改衡州。历四川副使,改江西参政,以父忧归。起山东按察使﹑江西右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召拜兵部右侍郎,掌京营,理戎政,徙南工部右侍郎,四十四年七月三十卒于官,年五十。年少登第,好为诗,名于一时。中年后究心经学,知衡州时,日聚诸生讲经于石鼓书院,及参政江西,又与邹守益﹑罗洪先游。著述有嘉靖四十三年其门人朱炳如刻《自知堂集》七卷,收诗五百余首,有其同年王廷序,另有嘉靖二十三年侯一元序﹑三十三年赵维垣序﹑三十七年胡定叙,知是集为其历年所作诸体诗之辑刻也。卒后其门人朱炳如所刊《自知堂集》二十四卷,前七卷诗卷次编排与四十三年刻七卷本全同,八卷以后有文无诗。另有胡定刊《白石山人诗选后编》一卷,杨慎所选。著述另存有嘉靖刊本《舆地略》一卷﹑《天文略》一卷,嘉靖四十三年朱浠桂刊本《枢筦集》一卷附录一卷,天启三年(1623)蔡武刊本《说经剳记》十卷。俞宪《盛明百家诗》录其诗为一百八十余首为《蔡白石集》,又选七十余首为《续蔡白石集》。顾起纶《国雅》卷一二录其诗十九首,“小传”云:“蔡司空子木声调渊雅,情兴高朗。其集为用修(杨慎)所选者,为艺林珍赏。晚岁率易应酬,如出二手。”李腾鹏《皇明诗统》卷二九录其诗八首。陈子龙等《皇明诗选》录其诗一首。清钱谦益《列朝诗集》丁集录其诗五十三首,“小传”云:“嘉靖初,唐应德(唐顺之)﹑陈约之(陈束)反北郡之弊,变为初唐之体,后乃稍变为中唐。子木之风调,得之皇甫兄弟渐摩者居多。元美(王世贞)谓子木少年雅慕建安,晚始陶洗,攻钱﹑刘。”清王夫之《明诗评选》录其诗十二首。清朱彝尊《明诗综》卷四一录其诗三首。清沈德潜《明诗别裁集》录其诗一首。清张豫章《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录其诗十六首。《四库全书总目》著录《自知堂集》二十四卷,《总目》“提要”云:“《明史》称汝楠初喜文章,从王慎中﹑唐顺之﹑高叔嗣﹑顾璘﹑皇甫涍兄弟游。中年后好讲学,与邹守益﹑罗洪先相善,诗格遂颓唐,颇有寿陵余子失其故步之讥。然汝楠才地,本不足雁行王﹑唐诸人,亦不尽系于讲学之后荒废吟咏也。”清陆心源《吴兴诗存》四集卷七录其诗六十六首。清末陈田《明诗纪事》戊签卷一八录其诗十首。清黄宗羲《明文海》录其文三篇。生平见茅坤《蔡公汝楠行状》(《茅鹿门先生全集》卷二八)﹑董份《白石蔡公墓志铭》(《董学士泌园集》卷三六)﹑王兆云《皇明词林人物考》卷八﹑黄宗羲《明儒学案》卷四○﹑清张廷玉《明史》卷二八七。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