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萧长懋 |
释义 | 萧长懋 (458—493)即南齐文惠太子。齐武帝萧赜长子。字云乔,小名白津。祖籍东海兰陵(今属山东)人,先世以东晋时迁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萧长懋以宋孝武帝大明二年(458)生。元徽末,随父赜为郢州。及赜以盆城拒沈攸之,尝使长懋劳接将帅。除秘书郎,不就,为宋晋熙王刘燮抚军主簿。及沈攸之平,父赜遣长懋还都,祖萧道成处之东斋。为中书郎。宋顺帝升明三年(479),为左中郎将﹑宁蛮校尉﹑雍州刺史镇襄阳。齐高帝代宋,封南郡王。建元二年(480)徵为侍中中军将军。四年,迁南徐州刺史。武帝立,为皇太子。 萧长懋能诵《左氏春秋》,善立名尚,礼接文士。为太子,尝使少傅王俭讲《孝经》。永明五年(481)曾临国学,策试诸生。时沈约,虞炎诸人,皆为长懋所礼遇。长懋又尝使虞炎编定《鲍照集》。永明中叶以后,长懋年逾三十,武帝好游宴,狱讼皆令长懋亲省。长懋与弟竟陵王子良皆信佛法,性颇奢丽,起东田,过制,尝为武帝所责。永明十一年卒。 萧长懋能文,永明十年,豫章王嶷卒,长懋曾为碑文奏之,未及镌勒,会卒。长懋有集十一卷,今佚。有《拟古诗》,存“磊磊落落玉山崩”一句,见《南史·沈𫖮传》,逯钦立辑入《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文一篇,即《疾笃上表》,见《南齐书》本传,严可均辑入《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